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时尚 > 产业 > 正文

媒体热议:中国商品含税是美4倍 降税是饮鸩止渴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6日09:24  新浪时尚

  导语:近日针对“奢侈品进口关税究竟是否下调”的问题,财政部网站刊文称不应降低奢侈品关税。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讨论。财政部官方网站首页刊登了其下属媒体中国财经报的一篇文章,该文章称奢侈品进口消费税不但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由此引发媒体热议。

1

微博回顾:进口关税下调 我们等你等的好苦啊

  微博事件回顾:“降低进口关税,别让消费者等到花儿都谢了”

  商务部放话啦:我国将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包括部分中高档商品的关税。以后时装皮具、珠宝腕表、化妆品咱都不用再托人几箱几箱从国外运进来了吧,但是话说,这几时能办到呀,等的我好心急呀!点击进入新浪时尚官方微博>>

  商务部:奢侈品关税下调最大降幅15% 化妆品烟酒或先行

  每年高达数十亿元的税收流失,似乎使奢侈品进口税调整在今年变得迫在眉睫。

  据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海外代购的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120亿元,其中化妆品、奢侈品居多,即便是按照40%的税率计算,每年税收流失也高达数十亿元。

  因此,商务部从去年开始就着手研究下调奢侈品进口关税相关事宜。

  记者采访获悉,一年前商务部有关司局已将草拟的“关于奢侈品进口关税调整议案”,上呈国务院审批,议案涉及的奢侈品种类主要包括化妆品、珠宝、服装、包、高档手表等进口商品,该议案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和肯定。但由于涉及商品种类过多,牵涉部门太广,所以该议案一直在各部委之间辗转,调整的品类和幅度也因此迟迟没有最终定论。而经过一年多的协调后,今年首先破冰的商品品种将是关税较高的化妆品、高档烟酒等。

  据消息人士透露,按照商务部的调研结果,部分行业希望能够将调整一步到位直接归零,但这种方案可能不会被采纳,商务部会同有关部委将最终调整幅度定在2%-15%之间。

  奢侈品进口税下调后最直接的结果便是,让巨额的奢侈品消费留在国内变成内需。

  通过降低关税促进内需,姚坚还表示,不久前商务部已调整了内设机构,如在原来市场运行司的名称和职能上都增加了扩大消费的内容;同时,增加了电子商务在扩大消费中的作用,把原来的信息化司更名为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此外,还进一步加强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整合,把原来服务贸易司关注国际服务贸易的功能和国内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更名为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发展司,希望借助于国际服务贸易的渠道、人才、管理经验等来促进国内服务业的发展。

  对此,对外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严琪表示:“降低奢侈品关税的政策如果能够实施,不仅可以把一部分奢侈品消费留在国内,还可以带动周边产业和配套商业的发展。”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也称,适当降低化妆品、高档手表等商品的税率,有助于将部分境外消费转化为境内购买,扩大国内市场的销售收入。详细>>

  财政部:刊文称不应降低奢侈品关税

  财政部官方网站首页刊登了其下属媒体中国财经报的一篇题为《不应取消或降低奢侈品进口消费税》的文章,该文章援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的观点称,对进口奢侈品征消费税,也就是对富人征税,无疑有利于社会公平,奢侈品进口消费税不但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一些群众很反感的奢侈品和奢侈消费行为征收高额消费税,才是真正合乎民意的选择。

  该文章还指出,征收进口消费税并不是造成人们到国外购买奢侈品的根本原因。中国游客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购买奢侈品,其税负是一样的,但因漏缴税款而使国外价格低于国内;同时部分人选择去国外购买是出于对原产地质量可靠和炫富的心理。详细>>

  媒体聚焦:

  人民网:奢侈品降税是给富人减负吗 先搞清啥是“奢侈品”

  奢侈品降税是不是给富人减负,有违社会公平?是不是会扩大内需、增加国家税收?争议双方各执一词,看起来均不无道理。降税究竟带来什么结果,恐怕专家们也难以准确量化。

  但我们不难发现,争议的各方实际上并没有明确厘清奢侈品的概念。应该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原先部分奢侈品早已进入城市白领家,逐渐失去了奢侈品的属性,比如雅诗兰黛、兰蔻、倩碧等品牌的化妆品,以及iPad、iPhone(手机上网)4手机等电子产品,而且海外代购的热门也正集中在这部分商品上。

  因此,我们不妨考虑对已经大众化的一些中档商品降低消费税,在更好地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境外购物和代购带来的避税与逃税行为,把税收留在国内;对仍属高端的消费品则保持较高的税率。如此一来,既可以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也可以适当增加税基、扩大税收规模。

  我们亟待对奢侈品进行合理定义,我们到底要对什么降税?如果不在统一的平台上对话,这场争论就变成了自说自话,可能无果而终。

  新京报:“奢侈品关税”别只是部委利益之争

  6月,商务部曾公开表示将进一步降低奢侈品进口关税,财政部的官员称没有调整的计划。6月30日,财政部官方网站刊文称奢侈品进口消费税不但不能取消,还应加强。文章称对进口奢侈品征消费税,也就是对富人征税有利于社会公平,合乎民意。

  事实上,认为奢侈品买家们个个都财大气粗,从不讲价,很多时候其实也是一种想当然式的误读。真实的情形是,买得起奢侈品与奢侈浪费很多时候其实并不能被混为一谈,现实中,既买得起奢侈品,又能精打细算低调过日子的富豪,或许才是主流。既然如此,假如同样的奢侈品,国内国外的差价连往返机票都不止,国内富豪们自然不会傻到连这笔账都算不清。某种程度上,中国顾客非要到了国外奢侈品商店才疯狂扫货,与其说是在高调炫富,毋宁说更多体现出富豪们的精打细算,会过日子。

  而之所以奢侈品消费会呈现国内国外两重天,自然也就不能全怪中国富豪们崇洋媚外,进口消费税导致国内奢侈品价格高企,其实才是把中国富豪们的奢侈品消费需求逼出国门的真正推手。既然如此,奢侈品进口消费税引发争议,也就在所难免。的确,既要实现公平,又不能过分抑制消费打压经济,税收的征收额度与税率如何定,其实很有讲究。即以奢侈品进口消费税为例,从税收公平的角度来看,奢侈品消费是作为富人税,要说有其合理性,但是,假如这个税最终形成了对国内富人消费需求的挤出效应,不仅税没收成,反而让中国富人的消费需求“为他人作嫁衣裳”,相关税率是否过高,自然有反思和商榷的必要。

  事实上,在奢侈品进口消费税率上,富人和穷人的立场和观点显然难以一致,同样道理也适用于不同部委之间。不难设想,在商务部看来,降进口消费税当然有利于促成更多的商务往来,但对于财政部而言,自然会更关注税率变动对于财政收入的影响。于是乎,商务部与财政部之间在奢侈品进口消费税上出现意见不合甚至是方向性的分歧,也就并不意外了。只不过,有道是“真理越辩越明”,只要有公开透明的辩论与决策机制,出现分歧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不过,连财政部与商务部都在此暗中较劲,奢侈品进口消费税所引发的高度关注,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奢侈品消费税调不调,怎么调,固然涉及重大的利益,但国内的税率问题,其实有更多比奢侈品消费税更值得关注之处,各部委也理应跳出自身的利益诉求。例如,作为整体税负痛苦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假如说中国富豪们还可以出国消费避税的话,那么,没有消费选择的中低收入群体,其实才是税负痛苦指数的最直接承受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的整体税负是否该降,又该怎么降,其实才是更为关键和紧要的议题。即便奢侈品进口消费税仍存争议,但无论是从税收公平出发,还是从降低国内税负税负考量,包括普通日常用品在内的非奢侈品进口消费税,倒是不妨先奢侈品而降。

  市场导报 :奢侈品税可降 普通商品税更要降

  现在,确实有一批国人已经富得流油了,他们消费奢侈品的意愿很强,常常要吆五喝六地跑到境外去购买,何以“劳师远征”呢?是因为境外的奢侈品价格比内地低得多?一点也不错!今年3月,商务部发言人说有个调查结果显示,在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等20种高档消费品品牌中,内地市场价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这也难怪哦,是不是因为有钱人,也不愿睁眼被乱斩而出境?此由恐怕也未必是主因!他们有钱又有闲,到境外购物或是一种十分惬意的心境使然,显然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这种生活方式。

  若内地的奢侈品价格也降下来,其所起的作用,或只是能够吸引一批“次有钱”人,对于普罗大众来讲,想必同样也还是望“奢”兴叹!

  以“减免奢侈品税”来拉动内需,我以为,绝不可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妙效,在中国,应该拉动的是几亿人的内需,而不是少数有钱人的“闲情逸致”!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条疯狂流传的微博:“中国,工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万元夏利;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万美元宝马。”

  何以差别就这么大呢?

  诸多专家、学者皆以为,这就是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负太重之缘由,有一个陈旧的数字或多少也能说明一点问题。200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 (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这样一道“算术题”,小学生也不难得出结论吧?

  当然,国人讲究 “肥水不流外人田”,降低奢侈品税,或能留住部分有钱人的出境脚步,而下决心减免普通商品税,让普罗大众受益,则更是肥了“自家田”。

  孰轻,孰重?恐怕无需再掂量吧!

  相关阅读:

  降低进口税 饮鸩止渴还是改善民生

  中国商品含税是美4倍 专家建议奢侈品区别降税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