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失的丹宁 多重元素重返潮流

2013年01月29日09:30  来源:精品网

  导语:你或许知道,丹宁面料并非为牛仔裤而生,在被发明后的长达数十年时间里,丹宁布一直都只是户外用品的制作材料,直到两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将它用作加固的工装面料,而这一切,也和美国西部牛仔文化没有必然直接的关联。就像丹宁面料一样,牛仔裤和牛仔夹克在被发明后的数十年间一直跟随美国的工人阶级默默潜藏于大众文化表层之下。就如同一个人的成功一样,没有足够的酝酿和等待,机会不会主动光临,牛仔服饰终于借助大众媒介向全世界蔓延,这种特殊的服饰文化,带着特殊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悄然成为世人趋之若鹜的滚滚潮流。

用单宁布料拼接成的名人画像用单宁布料拼接成的名人画像

 

  几度兴衰,在2012秋冬、2013春夏拉开序幕的时候,丹宁服饰巧借多重元素回到潮流中心,摇身变为不可忽略的看点。在年轻和自由的含义里,丹宁生命不息。

Balmain 2013 春夏Balmain 2013 春夏

  丹宁帝国 统治时尚30年

  David Bowie在《Blue Jean》里唱道:“我认识一个名叫Blue Jean的女孩。她貌不惊人,她身无分文。人们总是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落井下石。”上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摩天大楼建筑工人的形象恍若就在眼前。歌词里的女孩姓名是一种隐喻,它的复数形式蓝色牛仔裤就成了这个劳工阶级形象的代号。David Bowie华丽的曲风里总是夹杂着一种忧国忧民的悲观情感,事实上,那个时代不总是工人的地狱,在洋溢着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气氛的迪斯科舞曲里,烫着卷发的青年男女扭动腰肢,人人都学着麦当娜穿起了高腰牛仔裤。整个80年代,成就了牛仔裤肆虐西方社会的一段记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迎来了时髦的新一代,城市里最有活力的年轻人深受消费文化感染,成为现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时髦青年。

Atsuro Tayama 2013-春夏Atsuro Tayama 2013-春夏

  第一条牛仔裤不为时髦而生

  它的两个发明者也不曾想过它会在一个世纪后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符号,而它诞生的原因,只是Jacob Davis在为工人缝制工装时,考虑到布料的耐磨性,而从Levi Strauss那里大批量购进丹宁这种特殊的棉质布料,同时为了加固缝纫,裤子上多处使用了双缝线以及进一步加固之用的铜质铆钉。于是,从一开始,牛仔裤便紧紧地和工人阶级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而与西部牛仔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Diesel 2012 秋冬Diesel 2012 秋冬

  又是一个20年代辗转

  当Dolce&Gabbana再度用牛仔单宁诠释一个完整的2010春夏系列之时,牛仔裤彻底洗净了工装属性,与皮草和雪纺举案齐眉。当Raf Simons第二次执掌Dior[微博]大秀,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谢幕时穿的那件Helmut Lang当年的古董牛仔外套,不禁让人唏嘘,再美的秀,有时还是牛仔更实用一些,而在设计师的心里,有时它更是性感的无上缪斯。Jean Paul Gaultier用高开衩的牛仔长裙或者牛仔热裤不停地挑逗人们的感官,用长与短的视觉对比来冲击各位看官的视觉,粗犷的牛仔和性感的身段在他这里完美融合,不得不说雌雄同体一向都是他的强项;而说到性感热裤就不能不提Dsquared2,它的牛仔短裤每次都短到让你分不清这到底是出街穿还是应该去游泳池的。也许前几季你说Skinny可以一统天下,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对它青睐有加,可现在看腻了乏味的瘦腿裤,设计师又开始忙起来。DKNY更倾向于宽松一点的牛仔裤来搭配日常的装扮,或是用显得腿型很漂亮的铅笔裤代替紧得要命的Skinny;Atsuro Tayama则是省去了很多人挽裤脚的习惯,干脆把裤子裁剪到九分甚至更短的尺寸,看来这个冬天要想美,“冻”人地露出脚踝不可避免;而更多的品牌,就像N.Hoolywood、Junya Watanabe更多地希望把女性释放出来,直筒的粗布牛仔更加Vintage。

  当然,今日之丹宁不同以往,能够跻身高级成衣之列,技术妥协总是不可少的。当初的斜织棉布工艺保留,但那种代表男性气概的刚毅却毅然决然地从中消失殆尽,耐磨性能被推至边缘,轻而薄的丹宁新工艺才可能为它戴上“精细高级”的光环。偶尔再混入劳心劳力的刺绣和特殊印染工艺,虽然比肩皮草还略有悬殊,但和丝绸雪纺相比,丹宁在这个秋冬的话语权已然固着。仔细查看一下衣橱,若没有一条像样的牛仔夹克和牛仔裤,那你一定是被时代抛弃了。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