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过圣诞节:一夜花销近1万

2012年12月24日15:50  来源:新华网

  导语:新华网太原12月24日电(记者王菲菲、王学涛)“铃儿响叮当”的欢快音乐又一次全城飘散,圣诞树将城市的夜空装点得流光溢彩,商家们打折促销活动让人眼花缭乱。在热闹过“洋节”的同时,专家呼吁给传统节日更多关注。

  一夜花销近1万 圣诞节成“狂欢节”

  提起去年的圣诞节,就读于山西财经大学的研究生小萍现在仍满怀兴奋,她与男朋友逛商场从下午5点一直逛到晚上9点,在一家西餐厅吃过圣诞大餐后,又加入了通宵娱乐购物大潮。一直到凌晨3点,他们才拎着大包小包心满意足地回去。

  回家后细算账,一个晚上花销近1万。“自己当时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既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又放纵狂欢了一把,还是挺值的。”小萍说,今年应该还会去购物,和朋友一起吃饭、唱歌。

  早在半个月前,圣诞的氛围已经在中国各大城市蔓延,就连二线城市太原也不例外。在太原王府井(23.07,-0.06,-0.26%)百货大楼前面,一座圣诞主题宫殿充满着异域风情,不时有人在前面驻足拍照。商场里面,几乎每个柜台都已打出了圣诞折扣,满200减40、满1000送200等活动极为诱人。

  某家居用品店的服务员告诉记者,圣诞节是一年活动打得最多的时候,销量也是平时的好几倍。太原市贵都百货有限公司营销部部长康伟说,圣诞节是一整年中销售业绩最好的一天。

  超市内,圣诞树、雪花、星星、彩灯等各类圣诞产品占据了显眼位置,满满几个货架连成一片;KTV、迪厅等场所举办各种狂欢活动招徕顾客;酒店、餐厅也纷纷推出圣诞大餐;就连路边的水果摊也不愿放过这一大好商机,纷纷摆出了“苹果礼盒”。

  中国人为何爱过圣诞节?

  虽然小萍对圣诞节充满了期盼,但就连她自己都有些不解,“为何人们如此疯狂地爱过圣诞节?”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圣诞节还不被中国普通民众接受。一直到了90年代,圣诞节才开始被接受,人们开始互送贺卡。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兴起,圣诞节在商家的炒作下逐渐成了一个商业活动。”山西省社科院山西人文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马志超说。

  马志超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过圣诞节,这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表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与外界的交流日益加强,中国人也能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国外的节日;另外,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人们对休闲娱乐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一些“洋节”或“人造节”开始被人们改造成了购物节、狂欢节。当然,在这其中,商家的炒作“功不可没”。

  对此,某事业单位30岁的员工袁钧深有感触,每天满负荷工作的他最想“借机放松一下。”他约好平安夜与朋友们一起出去吃饭,唱歌,尽情释放平日压力。

  28岁的厦门外企白领田艳则说,圣诞节是一个非常浪漫的节日,小时候就总盼着能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童年的幻想现在让自己对圣诞节仍充满期待。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教授说,圣诞节发展到现在,已失去或淡化了它原有的宗教性质,即使在西方也有这样的变化。

  “节日的意义古今中外都是相通的,寄托了人们对未来对生活的一种期许,或自己的某种感情。现在年轻人将圣诞节看作可以享受玩乐、改善自己生活的机会,这是很自然的。”朱小健说。

  能否为传统节日投去一瞥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了,然而,与圣诞节的热闹狂欢相比,有些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兴致却不太高,这令人注意和反思。

  “每年的模式都一样,在家看电视、吃饺子、放鞭炮,然后过夜睡觉。春节联欢晚会每年也差不多,没意思。”小萍说。

  专家表示,我国很多传统节日大都含有与亲人团聚的意义,传统节日更多注重精神层面,相对缺乏商业活动和表现形式的依托,年轻人参与热情不高。

  中国民协节庆研究会主任李汉秋说,不能把过节当成小事。“洋节”被商家炒作得沸沸扬扬,主要是看中了年轻人的消费力。他认为,商家应该增加民族感情和文化自觉,把对“洋节”的热情分一些给传统节日。

  但也有专家认为,大可不必为了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太过多虑。中国人过圣诞节、外国人过春节已成为一种中西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世界是由多元文化组成的,文化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

  朱小健建议,可以借鉴一些“洋节”的做法,开发相关的电影、图书、歌曲等,这既是节日的符号,也是一种传播介质。这方面要做的还很多,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让传统文化得以回归和完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新浪时尚(微博)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